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訂閱服務 |   郵 箱
         
           
         
         首頁  今日要聞 發改新聞 地方新聞 產經新聞 營商環境 一帶一路 綠色共享 物價消息 商業資訊 企業債券 債券公告 招標投標
        招標投標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今日要聞  
         
        電子報
         
        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 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高質量發展
        2023-07-27 00:00:00      中國經濟導報

            寧夏中衛:大漠黃河迎客來    盛夏時節,地處黃河之畔與騰格里沙漠邊緣的寧夏中衛市沙坡頭景區迎來大批游客,人們在這里體驗羊皮筏子漂流、沙漠沖浪、滑沙、沙漠觀星等項目。據了解,進入暑期后,沙坡頭景區客流量大幅增長,日客流量最高超過1萬人次。圖為無人機拍攝的沙坡頭景區俯瞰圖。新華社

        寧夏中衛:大漠黃河迎客來 盛夏時節,地處黃河之畔與騰格里沙漠邊緣的寧夏中衛市沙坡頭景區迎來大批游客,人們在這里體驗羊皮筏子漂流、沙漠沖浪、滑沙、沙漠觀星等項目。據了解,進入暑期后,沙坡頭景區客流量大幅增長,日客流量最高超過1萬人次。圖為無人機拍攝的沙坡頭景區俯瞰圖。新華社

         


        趙玉峰

            國家文化公園是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標識、凝聚中國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園、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化體驗空間。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提出“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文化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舉措,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
            黃河干流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著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又百折不撓,是中華文明發源地和中華精神的重要象征。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和新征程上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提供了戰略遵循,對提升人民生活品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久影響力、革命文化強大感召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大生命力具有重大意義。

            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強大局意識,積極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提出要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系統保護黃河文化遺產、深入傳承黃河文化基因、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笆奈濉币巹潯毒V要》也明確提出了要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加強世界文化遺產、文物保護單位、考古遺址公園、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也先后印發《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具體工作方案》,提出要通過整合黃河沿線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集中將黃河打造成為中華文化重要標志。
            《規劃》突出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細化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將黃河文化傳承保護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緊密結合,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不斷加強文旅融合,切實將黃河流域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社會發展勝勢,進而推動黃河流域文旅及相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堅持文化引領和系統觀念,構建點線面結合的總體空間布局

            黃河流域歷史悠久,數千年來蘊藏著豐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據相關數據統計,黃河流域9。▍^)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0余萬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約900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多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300多處;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達數十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共100多處。但黃河沿線文化遺產相對分散獨立,在黃河文化遺產保護開發方面跨地區、多部門參與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仍處于“單打獨斗”的局面,這樣導致黃河文化的統一闡釋難、系統保護難、綜合利用難,難以形成強大的合力和集聚效應,迫切需要一張將黃河沿線文化系統性整合的藍圖。
            《規劃》堅持文化引領和系統觀念,以黃河文化資源和特色地域文化為依托,以核心展示園、集中展示帶、特色展示點為支撐,點線面相結合,構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一廊引領、七區聯動、八帶支撐”總體空間布局,從整體上研究闡釋、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及其價值內涵。一廊引領主要圍繞黃河干流的“幾”字彎形狀,以沿線的古代都邑、文化景觀遺址、水陸交通農業水利遺產、古鎮古村落等為依托,構建彰顯民族文化融合發展、東西文明互鑒互促的黃河中華文明走廊。七區主要依托黃河沿岸的本地特有文化,既突出片區化特色發展,又強調片區間的聯動互促。其中既有表現邊塞風情的河湟文化片區、河套文化片區,又有表現文化傳承的關中文化片區、三晉文化片區、河洛文化片區,還有儒家文化和革命文化交相輝映的齊魯文化片區、紅色文化片區。黃河眾多支流在歷史演進過程中也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文化遺產帶,如藏羌彝文化為主的白河-黑河文化遺產帶、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湟水文化遺產帶、史前文化遺址豐富的洮河文化遺產帶,還有渭河、汾河、伊洛河、濟水-沁河、大汶河文化等文化遺產帶。

            強調保護優先和因地制宜,實行差別化政策分類建設重點功能區

            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豐富,同時也是經濟發展高地,平衡保護和開發的關系成為重要命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沿黃地區基本建立了文化遺產保護機制,文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進展,大遺址保護工作成效明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入推進,四級名錄保護體系逐步健全,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但也需要注意到,沿黃地區尚存在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緊迫感認識不足,黃河文化遺產資源整體性系統性保護不夠,與城市城鎮等的建設矛盾比較突出等問題。同時,在開發方面,沿黃地區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活態傳承尚顯不足,黃河文化的產業化發展與它的歷史地位、文化影響、社會價值不相稱,黃河文化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分量也不足。
            《規劃》強調保護優先,提出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嚴格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真實性、完整性,創新黃河文化傳承利用,推動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開放共享!兑巹潯愤強調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地域廣泛性和文化多樣性、資源差異性,實行差別化政策措施,最大限度調動各方積極性,實現共建共贏!兑巹潯诽岢龈鶕S河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的整體布局、稟賦差異及周邊人居環境、自然條件、配套設施等情況,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分類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等四類重點功能區。管控保護區強調依法依規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主題展示區主要以自然山水、文化遺產、歷史都邑為主要內容的黃河文化展示空間。文旅融合區突出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生成的黃河文化景觀保護挖掘,著力推進文化旅游與相關業態深度融合。傳統利用區側重加強黃河沿線文化生態資源開發,創新發展現代制造業,推進傳統手工藝的有序轉化利用。

            以重點項目和業態創新為抓手,推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高質量發展切實落地

            黃河流域區位條件優越,上游位于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心區,全面參與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中游是國家陸路交通動脈交匯區和重要航空交通樞紐區,下游地區直面渤海,對接京津冀、長三角城市群,域內分布有蘭州-西寧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等重要城市群。沿黃9。▍^)總人口約4.2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3,地區生產總值約28.7萬億元,約占全國GDP的1/4。沿黃地區優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基礎為項目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當前沿黃地區主要依托自然文化資源謀劃項目,類型單一,內涵挖掘不足,體驗性、互動性、科技感不夠,低層次、同質化開發現象仍然存在,黃河文旅融合停留在口號上、理念上多,體現在項目上、產業上少,亟需抓住新興業態發展的契機,打破原有發展思維和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
            《規劃》立足重點項目和業態創新,提出加強一體謀劃、統籌設計,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實施。一是實施黃河文化研究工程,鼓勵開展黃河文化、黃河精神、黃河故道、文物考古、文獻古籍等專項研究,推出一批社會廣泛認同的黃河文化標志性研究成果。二是構建快速交通網絡,提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各類功能區與主要客源地的通達能力,完善“空、鐵、陸”等聯程運輸,強化黃河沿線區域的交通聯系,合理布局支線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等交通樞紐,實現省際、城際交通便捷化、快速化。三是依托歷史都邑、古鎮古村、名勝古跡等豐富人文資源,突出地域文化特點和農耕文化特色,打造一批彰顯黃河文化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四是鼓勵和引導黃河沿線地區立足文化特色和區域功能定位,深入發掘地域文化資源,積極發展與黃河相關聯的創意設計、藝術娛樂等特色產業,培育發展黃河文化旅游新業態。五是構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完善相關標準規范,建立完善各類專題數據庫,推動各相關單位逐步開放共享文物資源、管理服務等信息,加快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的協同管理和服務集成。
            此外,《規劃》還提出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按照構建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分級管理、分段負責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格局,提出了完善管理制度、創新運營模式、健全交流機制三項舉措。在規劃實施保障方面,分別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完善政策配套體系、突出抓好督導考核等方面,明確有關工作要求!兑巹潯肥崂砜偨Y了黃河文化遺產保護、黃河文化價值研究挖掘、文明溯源和研究工程等10項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局性重大工程,明確提出36條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相關的禁止性規定,細化列出負面清單,著力推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高質量發展落實落地。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

        【期號:】【版面:】【作者:】打印本頁
         
        相關文章
        招標投標 | 更多>>
        · 資產處置暨招商公告單 2023-12-02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 2023-12-02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發改新聞 | 更多>>
        ·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烏拉圭… 2023-11-25
        · 持續做好新時期推進區域… 2023-11-25
        · 國家將啟動年內第三批中… 2023-11-25
        · 三部門加強鐵礦石期現貨… 2023-11-25
        · 規范招標投標領域信用評… 2023-11-14
        · 豐城市發展改革委主動上… 2023-10-26
        ·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組… 2023-10-14
        · 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生物… 2023-10-12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 聘 | 網站廣告刊例 | 廣告刊例 | 招標公告刊例 | 訂閱服務 | 版權聲明 | 鄭重聲明 | 中國發展網 | 記者證查詢 | 技術產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內大街315號信息大廈B座10層
        郵編:100053    傳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國經濟導報網  京ICP備09051002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735號
        產業報行業報新聞道德委員會舉報投訴電話:010-65573925;舉報投訴email:xwddwyh@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紫新報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欧美nikkibenz高清tube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精品制服一区二区